当前位置:综合 > 正文
成都都江堰:昔日“山中图书馆”变身全民阅读新空间|世界速递
2023-04-22 06:59:57 来源: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4月21日,成都都江堰市灵岩书院旧址前,花香醉人,书香盈袖。随着“共建灵岩书院分馆·云岭悦读新空间授牌仪式暨灵岩书院全民阅读活动”的启动,这座创办于78年前的著名书院,在一场春雨中重新焕发了新生机。


(资料图)

活动现场

埋下全民阅读的种子

打造成文化新地标

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致词表示,盛情邀请广大阅读者来都江堰游历读书,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

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希望灵岩书院深入挖掘利用好当地悠久的文化宝库,做出特色,做好“游读灵岩”全民阅读活动品牌,用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表达,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活动现场,中国数字图书馆和成都图书馆分别向灵岩书院授共建分馆牌匾,四川省图书馆向灵岩书院授共建云岭悦读新空间牌匾。灵岩书院理事长曲立表示,灵岩书院将在三家图书馆的关心与指导下,秉承当年“自由读书、和谐包容”的院训,倡导“生活、文化、修养”,依托三馆的资源优势,优化自身的阅读空间,深入开展经典诵读、传统教育、科普研学、非遗保护、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系列活动,全力将灵岩书院建设成为成都乃至四川的文化新地标和阅读新空间。最后,与会者一起在现场种下了三棵红枫,寓意着三家图书馆与灵岩书院的共建,就是埋下三颗阅读的种子。

活动现场

70多年前

“山中图书馆”大家云集 文风蔚然

参加活动的都江堰著名作家王国平告诉记者,70多年前,谢无量先生曾为灵岩书院题诗:“远游何必上青城,一到灵岩便有情,未进山门先一笑,满山红叶读书声。”今天人们在此种下红枫,象征着一个美好的开始,相信以后年年秋天,灵岩书院又会再现“满山红叶读书声”的阅读美空间。

据介绍,灵岩书院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灵岩山麓,1945年,由现代著名学者李源澄先生创建,在近现代书院中影响深远。书院曾邀著名学者唐君毅、牟宗三、潘重规、饶孟侃、罗念生、钱穆、蒙文通、谢文炳、朱自清、刘盛亚、秦佩珩、周辅成、谢无量等上山讲学,著名学者袁焕仙、贾题韬、南怀瑾、王恩洋、潘光旦、彭云生等都曾于此游历读书,一时大家云集,文风蔚然,堪称现代文化史上不朽之盛事。

近年来,卓新平、谭继和、祁和晖、王川、盖建民、段玉明、向世山、张钦等专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有志之士以“发展天府文化、传承巴蜀文脉、弘扬中华文明、分享世界智慧”为己任,发起恢复了灵岩书院,以期再振蜀地文风,继而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微薄之力。力争将灵岩书院建成当代一流书院,用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表达,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而更有意思的是,灵岩书院与图书馆的渊源早有佳话。抗战时期,著名学者郭本道深恐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典籍毁于日本人的飞机轰炸之中,于是从山东大学撤离入川时,他随身携带的最大宗的行李乃是全套《道藏》。然而,日本飞机紧随其后,开始轰炸重庆和成都。郭先生觉得,不仅华北危急,连大后方成都也不安全,个人生死事小,传统文化典籍保存事大。郭先生踏勘灵岩山之后,认为此处山幽人少,离蓉较远,不易被日本人列为轰炸目标。于是,求助于灵岩寺主持传西法师和灵岩书院山长李源澄,欲将存放华西大学的《道藏》及珍藏图书转移至灵岩山。当时东岳庙及周遭已被学者们住满,均无空房。

于是,传西和李源澄便从灵岩寺下院铁佛寺腾出房间,让郭先生将《道藏》珍藏于此。据当时寓居山中的学者们回忆,郭先生耗费大量人力、辗转运来的图书装了满满一间屋。因为灵岩山距离成都较远,平时学者们想要查阅资料必须返回成都,而自从郭先生入住山上以后,这里就成了广大学者可资查阅的“山中图书馆”,少了往返成都之苦。据南怀瑾先生后来讲,他也常常去郭先生处读书。他说:“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书,在这里都可以读到,实在是一件幸事。”书院学生更是这座“山中图书馆”的常客。

如今,中国数字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和成都图书馆与灵岩书院的共建,就是70多年前的文脉延续,让昔日隐藏灵岩的“山中图书馆”蝶变成了全民阅读的崭新空间。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