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欧世盛科技”获5000万战略融资,用连续流技术推动医药化工等产业升级
2023-04-25 08:51:02 来源:

36氪获悉,流动化学连续生产智造商欧世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世盛科技)完成5000万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长岭资本。 

欧世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始创于2015年1月,总部位于北京,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连续流微反应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已累计客户近500家,主要为行业头部公司,如药明康德、Lonza(瑞士龙沙)、凯莱英、海思科、浙江药业、九州药业等。据介绍,欧世盛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疫情三年年均翻倍,客户复购率高达40%以上。


(相关资料图)

在理解这家公司的业务之前,我们首先得理解何为“流动化学”与“连续性生产”,这是指通过泵输送物料并以连续流动模式进行化学反应的技术,能实现快速传质传热。这是一个区别于传统化学生产的概念,后者可以通俗得理解为“一锅法”,居里夫人时代便在使用,至今已延续两百年,是一种间歇式生产流程,大多采用反应釜式合成,且由于反应器体积大、放热量大,存在本质危险。

近年来,化工类企业安全事故频发以及工业自动化的升级带动,这让能规避传统化学生产劣势的连续生产方式成为替代方案,它能更好地结合化学科学家们的合成应用需求,不仅能实现反应的本质安全,也能实现快速工艺筛选、无缝放大等目的。

而作为一种模块化技术,连续性反应为合成化学家提供了一套工具箱。一般来说用于合成反应的典型连续流装置可分为八个基本区域:流体和试剂递送、混合、反应器、淬灭、压力调节、收集、分析和纯化。

图片来源:西南证券

我们也可据此来理解欧世盛的业务,它即是给像合成化学家这些需要开展各类反应的工作人员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欧世盛创始人金英泽告诉36氪,“可以将我们理解为整体厨房解决方案,原来的反应釜就相当于大家以前做饭的火炉子,比较危险,所以现在普遍改成了燃气灶(即微反应器)。但这还不能满足所有的‘做饭’需求,我们就把整体厨房的所有概念都做了,包括冰箱、烤烤箱、微波炉等各种工具,适应不同的厨师做不同的菜。”

也因此,欧世盛的思路是研发底层的多模块系统,从最开始的物料输入模块,温度压力自动控制模块,再到过程中的反应控制调节、液位控制和在线分析模块,以及后续的分离和纯化模块等,准备好所有需要用到的连续反应装置模块,再进行相应的排列组合,研发成各类产品,以顺应客户的不同需求。据金英泽透露,“在这样一套底层模块的支持下,公司可以研发数百种产品。”

欧世盛的技术模块

而在产品的布局逻辑上,金英泽告诉36氪,最开始是要解决流动化学中某个步骤的问题;紧接着则是体系化地解决某个反应的完整过程;接下来是实现端对端的输入,做AI化学合成的相关产品。目前,这三类均有落地产品。

在解决反应的某个步骤问题上,以输液泵为例,行业需要的是能精准平稳无脉动、大流量、耐压、耐腐蚀、耐高温、耐粘稠颗粒的万能输液泵。泵的核心技术在于切换阀。欧世盛经过一年多的研发攻关,研发出了机械高压耐腐蚀大流速切换阀(已申请四项发明专利),并基于该部件公司推出了双注射器注射泵,以解决稳定输送多种液体物料的难题。

在针对完整反应的需求场景下,欧世盛也提供了像H-Flow全自动微反应加氢仪和O-Flow全自动臭氧反应仪这类产品,可覆盖小试到放大生产的全部环节。据金英泽介绍,化学合成中最有难度和代表性的就是氢化还原反应和臭氧反应,其中加氢反应是医药生产的普遍需求,约占制药过程所有反应类型的14%,60%制药企业都涉及该类反应。“过去加氢一直没有很好的工具,大家遇到加氢不去做,往往会‘饶三步’,这就导致效率很低。”

至于AI化学合成,由底层模块组合为连续化生产系统,离不开全链条物联网环境,继而会产生大量数据可以支持数据模型分析,接下来如果将数据模型和操作指令与AI指导路径结合起来,就能实现化工制药的智能化研发与生产的闭环。目前AI合成如火如荼,但如何落地尚未解决,缺乏底层验证模块的支撑,连续流软硬件产品可以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欧世盛也在研发这类产品。

据金英泽透露,过往团队专注于分析仪器和检测设备的研发,“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大约在2017年在产业客户身上感受到切实的需求,也观察到全球范围内政策制定者都开始着手连续生产的顶层设计,因此重点转向流动化学方向。近几年相关利好政策的密接出台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技术指导类:2019年,FDA连续两次就《连续制造的质量考量(行业指南草案)》公开征求意见。2021年,ICH正式发布Q13《原料药与制剂的连续制造》指南并公开征求意见,并于23年初正式颁布。2022年9月9日,CDE发布公开征求《化药口服固体制剂连续制造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安全规范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导则》:对于反应工艺危险度为4级和5级的工艺过程,尤其是风险高但必须实施产业化的项目,要努力优先开展工艺优化或改变工艺方法降低风险,例如通过微反应、连续流完成反应。2022年5月 国家食药监局《中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69条规定,除少量情况下,原则上禁止药品分段生产。

行业支持类: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医药、化工行业应用连续加氢还原技术,鼓励连续化生产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1年3月24日把《新型微通道反应器装备及连续流工艺技术》列入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排在入选的32项技术的首位。

他表示,公司目标是打造全行业流动化学“武器库”,成为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提供商。

客户的需求也在响应。金英泽表示,目前公司的解决方案主要面向制药和精细化工,包括生物药、原料药、中间体等。“这类企业全国大概有3万家,市场容量相当之大。”

在现有的500家客户中,有60%的企业是制药企业,客单价普遍在40-50万元之间。金英泽表示,随着客户对连续流认知的不断提高,需求也在多元化。“像最早2019年产品刚销售的时候,药明康德只采购了几万设备,到去年采购了700来万,每年的需求都在增加。”

有公开资料显示,连续化技术节约成本平均可达10%~50%,生产周期缩短超过一半,三废和碳排放也有大幅度降低。由于增益效果显著,像国外的辉瑞、GSK、诺华、礼来等跨国药企纷纷布局,FDA业已通过10余款应用连续工艺生产的新药上市申请。国内的头部CXO公司,如药明、博腾、凯莱英也都把连续流技术平台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连续流反应技术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中外同时起步,发展差距并不大;本世纪初,更多是政府、学界研究为主导,21世纪第二个十年,产业方开始迅速加入,并且取得了一定应用效果;近几年随着技术应用逐渐成熟,政策监管和引导愈加清晰,连续流技术将迈向市场拐点。

在谈及行业的壁垒时,金英泽表示:应用型设备与传统的实验室设备有很大不同,就像一辆车,有四个轮子缺一不可。第一个轮子是成熟的仪器开发团队,光机电软都要强。第二个轮子是实用型技术平台,在流动化学领域就是微化工技术。第三个轮子是应用型专家团队,这代表着更准确的客户需求理解。第四个轮子是技术型销售队伍,能很快将需求与产品做对应。

在谈及接下来的研发重点和商业规划时,金英泽介绍到,接下来要着力将单步反应变成多步连续反应,实现完全的连续生产,“目前已经在小流量上实现了”,另外还要布局生物合成类产品和进一步走向自动化;业务层面,除了要持续辅助用户开发外,还要推动产品出海。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2507